【2015“薪火阳光行动组”系列报道】之九: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
“快看,男老师穿了裙子!”“哈哈,太搞笑了,老师穿了裙子!”身着汉服,双手背后,如古代人一样踱着方步,这是正准备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特别的传统文化课的阅读老师陈帅帅。走上讲台,陈帅帅双手互握合于胸前,身体微倾对孩子们做拱手礼,而孩子们也模仿了动作回敬老师。
“大家知道我穿的是什么吗?”“裙子……”“这可不是裙子,这是汉服。”“那老师刚才做的动作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不知道……”“那老师来告诉你们,刚才那个动作叫做拱手礼,也可叫做作揖,是咱们古时候的一种见面礼仪。来,把刚刚的动作再来做一遍。大家看好,我这个手是怎么摆放的,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很多人做错了啊,还有,女生不要做这个动作哦,这是男生的,女生的动作老师马上给你们示范。”在陈帅帅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从最简单的动作练起,学得有模有样。面对这节特别的课堂内容,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打起了精神,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一次带着孩子们学习汉服及礼仪,并不是为了追古,也不是守旧,更不是自娱自乐,而是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礼仪的重要性,感受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陈帅帅说到。在课堂上,陈帅帅为大家讲解了汉服的起源与发展、蕴含的文化底蕴,配合汉服做了相应的礼仪动作,作揖、鞠躬、坐容、迎宾……每一个儒雅的姿势都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学们知道汉服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穿的衣服吗?”“汉朝”、“唐朝”……孩子们喊出各种不同的答案。陈帅帅告诉学生,“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始于黄帝,所以并不是汉朝才开始的,并且它已经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了。”他对记者说,现在有不少人对汉服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汉服就是汉朝的,就像许多人认为能够代表汉族的服装是唐装一样。因此,有必要向孩子们普及这些传统文化知识,让他们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着正确的认识。
除口述及形体的描述外,陈帅帅也通过照片、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看到视频里有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拜师礼、谢师礼等不同类型的古代礼仪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对复杂多变的传统礼仪表示惊讶。
在课下,陈帅帅给孩子们换上汉服,让他们亲自体验汉服的魅力。“这种类型的课特别有意思,虽然老师的汉服大了些,但穿起来感觉自己真的和古代人一样。”四年级的李彦佶说到。因为汉服有限,许多没有穿上汉服的孩子都表示很遗憾,不过对汉服的兴趣与喜爱依然增加了不少。
来自文学院同时也是学校“相韵汉服社”负责人的陈帅帅一直对汉服情有独钟。他认为,汉服热近年来持续升温,显示了愈来愈多青少年的文化觉醒,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复兴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既是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孩子们学习拱手礼

身着汉服的小学生
(文图:徐峰/审核: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