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共建系列报道】之十三:“语”润心田,“谛”造明天
外国语学院公益社团“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区,服务支教范围不断扩大,在相山区团委、区教育局,相山区东山街道团工委、东山街道办、人民路街道办及淮北公益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从成立之初的支教活动逐渐扩展到以支教服务为中心,通过“结对帮扶”等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成立三年来,先后深入相山区土楼小学、平楼小学、南湖路小学、东山街道办新村社区、人民路锦华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文化传承文明共建活动,并与相山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联合成立人民路街道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
今年4月份,美国外教Marshall应邀和社区小朋友互动, Marshall带来咖啡机和三明治的原料,通过现场制作咖啡和三明治,与孩子们进行英语会话,小朋友们对这位和蔼可亲的美国大哥哥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5月23日,“小雨滴”志愿者携手东山路街道团工委、淮师大物电学院的党校学员共同为小朋友们举办了一场“缤纷童年,我心飞翔”的迎六一活动,“运气球,拼单词”等英语趣味比赛和精彩有趣的物理小实验,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淮北新闻网和淮北晨刊都对社团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报道。
同时,“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在外国语学院的支持下,还积极申报社会公益项目。2014年12月份,“小雨滴”的公益项目“语谛”行动参加了淮北市首届大学生公益创意设计大赛。经过项目展示、评委和知名公益人现场打分等环节,“语谛”行动获得第一名。
“语谛”行动在继续,志愿者的社区服务在继续,“小雨滴”的“语”润心田活动也在继续。“我甘愿做小雨一滴,在希望的田野上洒下甘霖;我愿将最美好的时光留给孩子,用爱传递浓浓暖意。”这是“小雨滴”每一位志愿者的心声,也是每一位志愿者一直热心公益的动力。这些志愿者们正在用他们的责任、爱心和微笑为孩子们 “谛”造美好的明天,传递着文明共建的社会正能量。
(文:黄达明、张美丽/图:黄达明/审核:张太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