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书记王磊专访:与时俱进谋发展 “四个全面”谱新篇
3月18日至19日,中共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第一次党代会2015年年会暨学校七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的内容聚焦了全校2万余师生的关注目光。会后,宣传部记者就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对校党委书记王磊进行了专访。
记者:王书记,您好。我校党代会年会、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同时召开,请您谈一下这样安排的意义。
王磊:首先,定期召开党代会年会、教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既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工会章程》以及《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规章制度的要求,也是对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其次,三会合一,节约时间,节省成本,体现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于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的要求。再次,自从去年底校党委提出学校发展的“四个全面”要求,即全面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通过这三个会议进一步凝心聚力,形成共识,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记者: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学校发展的“四个全面”,请问“四个全面”与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1210” 工程之间是什么关系?
王磊: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二者具有一致性。在实现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实现目标的主要抓手上是一致的,二者也都是关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二者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学校发展的“四个全面”部署是“1210” 工程的全面展开,“四个全面”包含的内容更多,提出的任务更具体。第二,“四个全面”是实现“1210”工程的重要保障,“四个全面”工作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第三,“1210”工程完成的如何,需要学校发展的“四个全面”建设去检验。总之,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学校发展的事业中,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个。
记者:学校办学4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校师生对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也充满着期待,请您谈一谈这次会议对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王磊:这次会议的《党委工作报告》、《行政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都以“1210”工程和学校发展的“四个全面”要求为指导,具体措施主要是学校2015年的18项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推进依法治校、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建设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机制、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滨湖校区建设、稳步推进信息学院发展、发扬民主关注民生、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反腐倡廉、大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记者:您的报告题目是“坚持‘四个全面’ 弘扬师大精神”,请您结合我校40年的办学历史,谈谈您是怎样理解学校大学精神的?
王磊: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凝练和升华,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底蕴。大学精神以精神文化、形象文化、校园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为载体,贯穿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师生员工各个群体,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学校40年的办学实践中,大学精神也在不断的积淀和升华。从“红专并进 为人师表”到“爱煤乐教 薪火相传”,再到今天的“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甘于奉献、追求卓越”,都体现了学校对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体现了传承,“持之以恒”体现了对优良传统的坚持和坚守,“追求卓越”体现了学校与时俱进的发展。
在对淮师大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中,尤其要深刻理解建设高水平大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在弘扬大学精神上高度自觉,坚持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深化校训内涵,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加强大学精神的载体建设,让大学精神成为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动力。
在对淮师大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中,尤其要深刻理解建设高水平大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本校实际,在弘扬大学精神上高度自觉,坚持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深化校训内涵,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加强大学精神的载体建设,让大学精神成为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动力。
记者:会上对滨湖校区村庄二期拆迁情况和信息学院改制工作做的两个说明,引起参会代表的热议,一致认为这是对加强协商民主的具体落实,请您就落实协商民主情况谈谈学校对加强民主协商的具体措施。
王磊:加强协商民主,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今年2月份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也是全面依法治校的要求,还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学校的协商民主属于基层协商,主要通过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健全各层级职工沟通协商机制。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协商民主的落实,例如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要通过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进行集体审议,学校重要信息通过OA系统及时发布,每年还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党外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大会召开前专门邀请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主要负责人和教授、离退休人员、青年教师代表等对党委和行政工作报告进行征求意见,会上的两个情况说明等,都是对协商民主的具体落实。这既尊重了师生员工关于学校发展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也保证了学校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协商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拓宽基层协商的渠道和规范协商程序,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记者:最后问一个关于您个人的问题,我在会议现场注意到一个细节,您和一些代表都佩戴了校徽,请您谈一谈对佩戴校徽的看法。
王磊:大学校徽具有彰显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功能。现在对佩戴校徽不像以前那样要求严格了,是否佩戴校徽仅是个人的事情。但对我个人而言,校徽在我心里的分量很重。因为我是随着学校一起成长的,我对淮北师大充满了感情,是她给了我成长的阶梯和舞台,我也在淮师大收获了很多。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佩戴校徽,表达了我对学校深厚的感恩之情和归属之情。